2.油墨耐曬性研究
油墨的主要組分是連接料、顏料、助劑。顏料的抗老化性能決定了油墨的耐曬等級。油墨老化是一種光致化學反應,而日光中的短波段的紫外光是引起油墨老化的主要原因。 將普通UV油墨印刷在A類白卡紙上,用鋁箔遮蓋一部分(如圖5),放在氙弧燈測試儀中暴曬,曬后使用X-Rite Ci64對油墨顏色進行檢測,檢測數據如表2所示。 圖5 油墨耐曬試驗示意圖
表2 普通UV油墨耐曬性檢測數據
由表2可知,黑、藍、紅、黃、金紅5種顏色的普通UV油墨的ΔE逐漸增大,其耐曬能力逐漸減小,即耐曬能力:金紅墨<黃墨<紅墨<藍墨<黑墨。其中,金紅、黃、紅色的普通UV油墨的耐曬能力較差,尤其是金紅色油墨,ΔE值高達63.79,耐曬能力很差。于是,我們將這3類普通UV油墨改為耐曬UV油墨,并測試其耐曬性能,結果如表3所示。 表3 耐曬UV油墨耐曬性檢測數據
從表3可以看出,金紅、黃、紅色油墨的ΔE值都明顯減小了,耐曬性提高。尤其是金紅色油墨,ΔE值減小為1.70,耐曬能力顯著提高。 優化印刷油墨驗證 我公司生產的“黃鶴樓(硬金砂龍)”煙包,使用的紙張為銀鐳射轉移紙,紙張無明顯變色問題,將印刷后的試樣一半使用鋁箔紙遮擋,曬后底色變色明顯,經過分析,造成變色的主要原因為使用的油墨不耐曬(如圖6)。 圖6 “黃鶴樓(硬金砂龍)”煙包曬后實物樣
根據前期經驗,我們首先對底色專色黃墨進行了改進,采用顏料耐曬等級更高的金紅色耐曬油墨制樣,但發現耐曬顏料的透明度差,耐曬顏料本身顏色偏暗,無法配制鮮艷顏色,始終不能完全還原產品色相。于是又采取使用復合色墨代替專色墨,通過使用四色紅墨與四色黃墨調配替代金紅色油墨,基本還原產品色相。將原專色油墨生產的產品、耐曬等級高的金紅色油墨生產的產品(記為改進產品A)、使用耐曬等級高的四色紅和四色黃調配的油墨生產的產品(記為改進產品B)分別制樣,檢測結果如表4?梢,通過改變印刷油墨提高油墨的耐曬級別,可以改善產品不耐曬的問題。 表4 “黃鶴樓(硬金砂龍)”煙包耐曬改進效果驗證
建立耐曬性限量標準 傳統耐曬測試方法是人工目測色差,受到環境、光源、辨色經驗等因素的限制。隨著電腦測色配色技術的迅速發展,研究證明使用儀器代替人眼來評價顏色之間的差異是完全可行的。為客觀評價耐曬能力,通過測定人工評級的耐曬試樣的色差值,可建立耐曬等級人工評級和計算機測色的色差值關系表。 通過檢測數據提出一種印刷品耐曬性的判定方法,該方法通過儀器直接對待測樣品進行色差分析,并通過色差值進行耐曬性標準等級的評判,限量標準如表5。該表適用于印刷原材料耐曬級別的評定,將材料制樣后進行耐曬試驗,然后通過X-Rite Ci64檢測ΔE值,對比范圍值進行評定材料的耐曬等級評價。 表5 印刷原材料耐曬性限量標準
印刷原材料的耐曬性能極大影響到煙包色相的穩定性。為保障煙包色相的穩定性,首先要通過對材料以及成品耐曬性的檢測,選用符合要求的材料進行生產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可以通過換用材料的方法進行改善:更換紙張,使用化學紙漿制造的紙張替代機械紙漿制造的紙張;更換油墨,用耐曬級別更高的油墨替代普通油墨。 |